普拉雄酮(Prasterone),又称为脱氢表雄酮(DHEA),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激素前体物质。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性激素前体,它参与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合成代谢,在生殖系统功能、免疫调节及衰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临床上,普拉雄酮水平的异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性早熟、卵巢功能减退等疾病密切相关。通过检测其浓度,可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、评估生育能力及监测激素替代治疗效果,是现代生殖医学和内分泌学的重要检测项目。
1. 血清普拉雄酮测定:通过采集静脉血样本,检测血液中游离及结合型普拉雄酮的总浓度,是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核心指标。
2. 尿液代谢物分析:检测24小时尿液中DHEA-S(硫酸脱氢表雄酮)水平,反映激素的代谢状态。
3. 动态功能试验:包括ACTH刺激试验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,用于鉴别肾上腺源性与卵巢源性激素异常。
4. 影像学联合检测:如B超/CT检查肾上腺或卵巢,辅助定位病变部位。
1. 免疫分析法:
- 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:灵敏度高,适用于批量筛查
- 化学发光法(CLIA):检测速度快,精密度优于ELISA
2. 色谱技术:
- 高效液相色谱(HPLC):可区分DHEA与DHEA-S等异构体
-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:作为金标准方法,检测精度达pg/mL级
3.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(LC-MS/MS):兼具高灵敏度和特异性,已逐步成为主流检测技术。
1. 参考值范围:
- 成年女性:1.8-9.7 nmol/L(不同实验室存在差异)
- 成年男性:5.9-14.6 nmol/L
- 儿童需按年龄分层建立参考区间
2. 检测质量控制:
- 需通过ISO 15189认证实验室实施检测
- 定期参与CAP(美国病理学会)室间质评
- 采用国际标准物质(如NIST SRM 971)校准系统
3. 结果解读标准:
- 升高>2倍参考值上限提示肾上腺皮质增生可能
- 显著降低需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
- 结合SHBG、睾酮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
现行检测标准主要参照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(AACE)《肾上腺疾病诊疗指南》和《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(CLSI)EP系列文件》,要求检测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<8%,检测下限不高于0.5 nmol/L。近年来,随着质谱技术的普及,临床对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要求持续提高,推动着检测标准体系的迭代升级。